自美国司法部于2018年11月启动所谓的“中国行动计划”以来,截至2020年2月,联邦调查局已发起近千项针对中国公司的调查,渲染出一种无所不包的“中国威胁”,甚至只有与中国有些捕风捉影关联的实体都被抹上了一层疑似犯罪色彩。当然,在跨境司法纠纷中,美国并不是唯一追求“威慑”、“无害化”、“矫正”及“报应”的国家。
这意味着,房贷等金融政策难现松动,楼市过热城市将会继续受到监管部门约谈,“打补丁”式的调控仍会频繁出现,但房地产市场不会被“一棍子打死”,刚需等正常交易仍有空间。
对于这一局面,中国将如何应对?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对《环球时报》表示,中国近期对美外交风格已十分清晰,即“不与美走向全面对抗,但施压一定会迎来反制”。他表示,中国此前对美制裁的几轮反制措施已释出明确信号:中国会依照自己的利益和节奏决定对美政策,而不会因美国内议程而改变。